1月17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節目《失而復得的銅佛》,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 翟樹杰
現在我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這個寺院叫“廣佑寺”,它座落在遼寧省遼陽市,始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建國以后,當地政府多次對廣佑寺的主
要建筑進行修復和重建,來這里的游客也始終絡繹不絕,然而就在不久前,廣佑寺的鎮寺之寶――普賢菩薩像卻不翼而飛了。
解說:
2005年12月19日清晨,廣佑寺的一名居士和往常一樣,到寺院鐘樓東側的普賢菩薩像前燒香,卻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廣佑寺居士:
往東邊一瞅,啊呀,這佛像沒了,啊呀,這心啊,像一塊大石頭似的,啊呀媽呀,這怎么的了。
解說:
看到佛像不見了,這位居士趕緊找到了廣佑寺的主持。
傳持 廣佑寺住持 法師:
我到這客堂前面來,發現這尊菩薩確實不見了。那么我一看,我們寺院的人也沒有人能挪得動,所以我就確定它是丟失了。
解說:
住持介紹說這座不翼而飛的普賢菩薩像筑造于元代,銅質鑲金,整體高172厘米,佛高147厘米,頭部54厘米,重達1000多斤,是廣佑寺的鎮院之寶,它的價值不言而喻。接到報案后,遼陽市公安局刑警立刻到現場展開了偵查。
記者:
通過勘察,當時得到的最重要的線索是什么呢?
王明清 遼寧省遼陽市公安局副局長:
我們發現案犯是把銅佛放在一輛車上運出了寺廟。在那前面,我們發現了手推車的輪胎印痕。
記者:
在什么地方呢?
王明清:
這個就是,這道印痕,案犯應該把車放在佛像的后面,把佛抬到車上,因為這個印痕都是很重啊。
解說:
在現場刑警們發現雪地上的車印一直通向了廣佑寺的東側大門。
記者:
他們當時就是從這個門然后推著手推車往外走的。
王明清:
對,案犯就是從這里打開大門,用手推著手推車從上面繞過來。
記者:
出門以后就是朝這個方向?
王明清:
對,朝北邊這個方向。
記者:
又走了多遠?當時。
王明清:
距離這座門得有500米左右。
解說:
就在廣佑寺北側500米處,刑警們發現了一個手推車的支架和兩個車輪,而后在院墻內發現了一個機動車的車座椅,西邊4.5米處,恰恰是失竊銅像的紅色袈裟。
王明清:
通過咱們現場勘察,案犯就是從這個地方侵入的。
記者:
就是從這個墻翻過去的嗎?
王明清:
對。這個墻內我們發現有三種足跡,那么(說明)案犯有三個人是要從這塊先入院,先侵入寺內,然后走到前院,把防火通道的大門打開。
解說:
為了盡快破案,遼陽公安成立了“12.19”特大文物被盜專案組,并且確定了以物找車、以車找人、以人找佛的總體偵查戰略。在尋訪的過程當中,寺廟工程隊的更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廣佑寺更夫:
當天晚間,我是下班,我12:50左右跟那邊下班,往這邊回家走,完后就看見這道邊有一臺灰色面包車,是微型的,在后面有一輛帶車子(手推車),帶車子旁邊還有一個人,總共地上三個人,駕駛室里大致還有一個人,然后下了以后就往前走了。
解說:
目擊者看到的灰色面包車會不會就是盜走普賢菩薩像的嫌疑車輛呢?刑警們扒開第二現場留下的汽車后座椅的皮套,看到座椅的生產廠家,繼而確定了下一步的偵查目標。通過逐一排查,見車見人,警方一共找到了14輛可疑車輛。12月21日上午,警方最終把目標鎖定在車牌號在冀J33668的長安之星微型面包車上,這輛車在沈陽張士高速公路下道后去向不明。
周文舉 遼寧省遼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
圍繞這臺車,圍繞張士第二戰場,尋找這臺車,從張士所有的公路出口調集信息,重點調集京沈高速公路。
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