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脆人”男孩 帶著媽上大學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17日 16:04:25
游覽量: 197
簡述:
媽媽在給韓少羽扎針。記者 黃智博 攝 身體不能有任何出血點,否則便難以止血;發病時關節疼痛,猶如骨肉剝離萬箭穿心因為患上血友病,年僅20歲的韓少羽(化名),從小便忍受著常

媽媽在給韓少羽扎針。記者 黃智博 攝
身體不能有任何出血點,否則便難以止血;發病時關節疼痛,猶如骨肉剝離萬箭穿心……因為患上血友病,年僅20歲的韓少羽(化名),從小便忍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他也在磨練中學會了堅強和勇敢。他付出了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參加高考,并從葫蘆島農村老家考到遼陽上大學。為了照顧他的身體,從未走出過山溝的母親選擇來遼陽陪讀。
得“怪病”最怕身上破口
血友病因其發病率較低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在遼寧建筑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讀大一的韓少羽,卻對這種“罕見怪病”再熟悉不過。身高一米七多的他十分瘦弱,健談的個性彰顯出他帥氣陽光的大男孩本質。從韓少羽記事起,他就知道自己的身體和別人不一樣,稍微碰撞到關節都會反復出血。由于身患疾病,讓他既不能長坐、也不能久站,更不能遠距離行走,最怕的就是皮膚受傷破口。雖然身體“脆弱”,但生活的磨難卻讓韓少羽有著一顆勇敢、堅強的心。
昨日上午,韓少羽因為發病,身體的各個關節因出血而逐漸腫了起來。為了不耽誤課程,他仍然堅持把課上完。中午放學,他立即回到寢室,給母親打了電話。下午,在母親忙過工作后,急忙跑到他的寢室。此時,韓少羽發病的癥狀加重,疼得他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滑落??吹絻鹤与y受的樣子,母親的心都碎了。母親熟練地拿出各種針管、藥品,開始給韓少羽注射“凝血八因子”緩解病痛。
農村母親充當貼身“護士”
時間已經接近下午兩點,母親在韓少羽的右手上扎第一針,但沒有成功??吹絻鹤拥耐纯?,她又立即扎下了第二針,仍然沒有成功。無奈之下,她又扎下了第三針。母親說,“我扎針也是后學的,第一次就扎了八針才成功。沒辦法,為了省錢。”
據了解,韓少羽出生在葫蘆島市南票區缸窯嶺鎮下五家子村大東溝屯,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他還有一個哥哥,也是血友病患者,同時患有腦癱,因為治療不及時導致下肢癱瘓。無論哥倆哪個發病,都要注射兩瓶凝血八因子,至少需要八百元,而且每個月都要注射四五次。然而禍不單行,韓少羽的父親近些年為了多掙些錢又得了矽肺,奶奶還癱瘓在床。家里的所有活計和生活來源都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每月高額的治療費用,讓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家庭債臺高筑,不堪重負。為了節省開支,哥哥主動把藥讓給相對“健康”能讀書的韓少羽,自己則用冰袋冷敷,強忍著病痛。“兩個都是我親生的,有時看著老大疼得在床上直喊,我的心都碎了。”母親強忍淚水說。
連扎了三針都沒有成功,母親有些怯手。“媽,你別著急,我還挺得住,你先緩緩。”韓少羽安慰著母親說。“好吧。兒子你先忍忍,下一針,媽肯定成功。”母親心疼地說。過了兩分鐘,母親拿起韓少羽的右手說,“試試這只手吧。”可是無論母親用針頭在韓少羽的皮下如何剜,都扎不進去血管,一連又試了兩針還是如此。
母親恍然大悟地說,“兒子,你今天是不是又沒舍得吃飯。”韓少羽緊閉著雙眼,表情痛苦,嘴里擠出兩個字:“沒有”。母親聽到生氣地責備道,“不吃飯身體怎么行。再說,總是扎不進去,這藥若是失效了可是好幾百塊錢啊。”為了不讓藥失效,母親只能左右手不斷地試驗,第九針終于成功。
求知的渴望感動學校師生
因為患病,韓少羽的求學之路坎坷不斷,但“走出大山”的堅持讓他沖破層層難關。“我們家幾代農民,都生活在大山溝里,既然孩子想讀書走出大山,雖然很心疼他的身體,但還是非常支持他。”韓少羽的母親說。
韓少羽的母親今年只有46歲,面相卻很蒼老,滿頭的白發透著為了這個家的艱辛。在韓少羽讀小學和初中時,因為距離家不是很遠,母親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都騎著自行車帶他上下學。有時少羽犯病不能上學,母親便代替他上學聽課、記筆記,回來再給他講。等讀到了高中要到鎮里去讀書,母親不得不帶著兩個有病的孩子,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彩鋼房陪讀,后來又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在學校附近租了平房,一邊打工一邊照顧他們。
今年,韓少羽考入遼寧建筑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為了照顧具有“特殊體質”的他,從未離開過農村的母親不得不離開熟悉的老家,來到陌生的城市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