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3月13日電
12日下午,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布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向緩和,各行各業都在陸續復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截至3月2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45%左右。天氣轉暖,但對于有些行業來說,寒冬卻尚未結束,健身房就是其中之一。
在全民居家隔離期,失去客流的健身房如墜冰窟,停業的停業,關門的關門,無數健身教練們也紛紛轉行謀求生路。而隨著復工大流的涌起,健身房的困境能解除嗎?因疫情而走紅的線上“云”健身又會何去何從?

△疫情暴發前,市民在健身房鍛煉。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健身房遭遇寒冬
進入3月,初春的暖意已經乍現,但對于健身房來說,寒冬卻尚未結束。
近日,位于成都九眼橋附近的某“網紅健身房”宣布停業,上百名會員為討還會費開始奔走維權,該健身房的部分員工也表示自己1月份的工資尚未發放。
受疫情影響,服務行業步履艱難,健身房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類。依賴于辦卡、授課等營銷模式的實體健身房,在陷入停擺局面后,高昂的房租、員工工資都成了問題,自身實力雄厚的尚能留住一線生機,而現金流困難的健身房只能關門另謀出路。
有媒體對上海某健身培訓會所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受訪者坦言,假設3月份能復工,可能50%的健身房會被淘汰,如果4月份才能復工,60%-70%的健身房都抗不過這一關。
健身房紛紛關門,健身教練也處境艱難。
據了解,多數健身教練的工資體系為基本工資+售課提成,失去了售課提成,教練們只能拿到寥寥無幾的基本工資。
在2月12日,網絡上一條「健身教練賣摩托車還貸,在高速上被捕」消息,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據美團官方數據,從1月20號疫情爆發至2月23號,美團外賣騎手新增了約7.5萬人,其中新增的騎手中有超過37%來自健身教練等生活服務業。
雖然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健身房開始陸續復工,包括國內頭部健身俱樂部一兆韋德,但鑒于健身房屬人流密集場所,傳播危險較大,即使復工也必須對人數嚴格控制。健身房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即使復工也很難在短期內恢復,一方面是大眾對于疫情的恐懼,另一方面則是戴著口罩健身容易呼吸困難,影響健身體驗。
據悉,日本一家健身房確診了三例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約600人。由此可見,即使國內疫情形勢有所緩和,但健身房的嚴峻形勢卻依舊未能有效好轉。
線下轉線上,“云”健身是否能破局?
與線下健身的寒冬相比,線上健身在疫情期間迎來火爆。

△超級猩猩。圖片來源:中國商網
B站數據顯示,疫情期間B站健身運動視頻累計播放量達6.6億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0%,用戶總觀看時長同比增長了164%,健身運動UP主新增粉絲總數同比增長超240%。
知名運動軟件KEEP此前與新華體育聯合推出了宅家運動系列教學視頻,新華社也推出了冠軍教你健身等專題視頻展播。一些實體健身企業在線上熱潮的裹挾下紛紛轉戰直播,嘗試有償或無償教學的形式來招攬人氣,為自己換來生機。
超級猩猩在此期間推出了付費課程,“超猩家里蹲-14天‘陪’訓營”,售價399元,已全部滿員。按照每班上限30人、每人399元費用計算,約有26萬元的收入,而超級猩猩官方抖音賬號“超猩家里蹲”在過年期間的直播實時在線人數接近30萬人。
但轉戰線上真的能夠緩解健身房寒冬嗎?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在線健身更多是維持和客戶的黏性,保證學員有運動的習慣,同時擴大品牌影響力,但長久來看健身還是會回歸線下,或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
授課模式的轉變、課程質量的保證以及將流量變現都是健身房的從業者們需要挑戰的問題。
盡管線上直播跨越了地域和空間的阻隔,但也讓同行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面對林林總總的健身直播,觀眾的可選擇范圍大大增加,健身內容的質量和營銷方式將決定觀看人數是否可觀。
對于超級猩猩來說,品牌影響力能夠吸引用戶為其付費課程買單,但對其他知名度不高的健身企業來說,即使累計了足夠的觀看人數,能否將這部分人群吸納為實體經濟的組成也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