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50所中小學獲評“戲曲進校園”示范學校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2月15日 14:20:13
游覽量: 183
簡述:
武漢50所中小學獲評“戲曲進校園”示范學校 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廣泛參與。
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鄧小龍)13日下午,武漢市2019年“戲曲進校園”展演暨示范學校授牌儀式舉行,全市50所中小學接受表彰。頒獎儀式現場,還有來自20所大中小學校和戲曲民間社團的近300位同學和演員登臺表演,帶來京劇、楚劇、漢劇等10多個精彩節目。

漢劇《曹沖稱象》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第三小學 記者彭年 攝

越劇《追魚——觀燈》武漢市七一中學 記者彭年 攝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戲曲進校園”的“六有”標準,以設置戲曲課程、開設戲曲社團、戲曲節目編排等為重要考評指標,在全市范圍內遴選出江岸區長春街小學、江漢區紅領巾學校、武漢市七一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一(警予)中學等50所中小學,成為2019年全市“戲曲進校園”示范學校。

京劇《道庫銀》江夏區明熙小學 記者彭年 攝
自2016年以來,武漢市“戲曲進校園”活動逐年深入。今年,由市直專業院團、民間專業戲曲院團、高校戲曲社團聯合開展的“進校園”系列活動共組織了1000場,其中進校園演出640場,學生進劇場觀摩119場,進校園講座輔導260場。

漢劇《百花亭》江漢區武漢關小學 記者彭年 攝

楚劇《江姐》新洲區邾城街向東小學 記者彭年 攝
除了傳統戲曲外,我市還把木偶、曲藝,雜技節目一起送進全市大中小學,還創新打造了一支數字VR戲曲院團,運用4D成像、VR體驗等科技手段,把戲曲更加立體化、真實化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今年5月30日,“戲曲進校園”舉行六一特別活動,數字戲曲院團帶著設備把戲曲文化送到距離武漢市中心最遠、海拔最高的黃陂區劉家山小學教學點,讓這個教學點僅有的一名老師和一名學生體驗到“VR看戲”的樂趣。
今年,“戲曲進校園”活動還通過教師戲曲培訓班,結對共建和《戲曲普及讀本》傳播推廣等方式,不斷增強中小學校在“戲曲進校園”的“造血”功能。戲曲夏令營活動也提檔升級,集“實例講解、戲臺探秘、妝面扮相”等方式于一體,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廣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