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北京二手房均價持續下跌,正是因為限競房出現“井噴式”的集中供應和成交。除限競房外,大量共有產權住房在此期間集中成交,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年末二手房區域市場調研
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中,深圳上漲1.0%,其余三城俱有所下跌:北京、上海和廣州分別下降0.6%、0.2%和0.1%。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一線城市的調研情況也佐證了數據反映的情況。北京和廣州都在經歷交易周期被拉長、業主價格不斷松動的量價齊跌最長下滑周期,深圳受政策利好驅動,在下跌潮中逆流而上。
“(二手房)價格確實在下降,這幾個月來,下調報價的情況要多于上調的。但就算這樣,成交量也不大?!?1月19日,鏈家地產北京珠江綠洲門店的業務員小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這家門店位于北京東五環外,屬于朝陽區的雙橋片區。按照鏈家app的數據,現階段,該區域二手住宅的平均成交價格約在4.5萬元/平方米左右,比上半年的價格水平有小幅下調。且下半年以來,該區域的成交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在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中,北京是最早出臺政策、也最早見效的區域市場之一。當前,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占整體市場的八成以上,二手房市場的變化,幾乎是北京樓市的全部寫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7月到10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價連續四個月出現下滑。這是2018年以來,北京二手房價經歷的最長下滑周期。一線經紀人反饋的信息是,業主不斷下調報價,但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仍然嚴重。
自2017年3月的“317新政”以來,北京已有兩年多未出臺新的重磅調控措施。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驚擾”了北京二手房的價格?
比二年前下跌13%
“如果沒有政策因素影響,二手房交易是有一定季節性波動的?!必悮ぱ芯吭菏紫袌龇治鰩熢S小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每年春節后,二手房市場通常都會有一波漲勢,然后再逐漸向下調整。
他表示,2018年春節后到現在,北京二手房均價經歷了兩次季節性上漲和兩次持續性回落,月度均價環比變化在2%左右,幅度不大。
近幾個月的房價回落,就帶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而且同期的交易量相對不高。
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9月,北京二手住宅交易規模均位于12000套到13000套的區間內,10月因國慶長假的影響,交易量降至8844套。而今年的交易高點位于3月,整體交易量超過16000套。
我愛我家北京惠新里門店的業務員向記者證實,最近幾個月,觀望現象確實明顯,“按照慣例,如果在15天的‘黃金期’內還沒有實質性進展,房源的交易周期就會拉長?!彼嘎?,當前北京二手房的交易周期在60天到90天,而市場好的時候,周期會在40天到60天。
他所說的“市場好的時候”,是指2017年的“317新政”之前。2017年3月,北京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提高至六成,最高貸款年限由30年降至25年,同時對企業購房實施限售,期限為三年。3月26日,北京再度發文,將商住類房屋的限購門檻設置為5年納稅或社保證明,等同于住宅類產品。
這兩項政策將北京樓市分割成兩段,新政后,由于需求被壓抑,北京二手房交易一度遭遇“腰斬”。雖然市場在2018年后有所恢復,但“后遺癥”存在至今:除了交易周期不斷拉長外,業主對價格的堅持也持續松動,并導致交易均價下調。
貝殼研究院指出,當前北京二手房業主調價仍然以降價為主,且調價行為中,業主降價占比不斷走高。2019年10月,業主降價比重為91.6%,為“317新政”以來的最高值。
該機構還指出,自“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均價便在波動中逐步回落,當前北京二手房均價為5.8萬元/平方米,與去年年底持平,較2017年3月的高點累計下跌13.6%。
只有學區房依然堅挺。根據我愛我家、安居客、鏈家等交易平臺上的信息,在海淀區的中關村、雙榆樹區域,西城區的小西天區域,曾在今年8月曾有過高頻率的成交,此后的價格基本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未出現顯著下調。
限競房影響定價心態
北京房地產市場很早就進入了“存量時代”。到2018年,二手住宅簽約量達到15.2萬套,占比85%,二手房市場的主導地位凸顯無遺。
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隨著限競房的大量入市,新房和二手房的對比態勢正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并對二手房市場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