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旅游線路搶盜案多發 中國游客需提高警惕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23日 09:32:45
游覽量: 196
簡述:
巴黎旅游線路搶盜案多發 中國游客需提高警惕

盧浮宮金字塔。(法國《歐洲時報》/黃冠杰 攝)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近日,巴黎大區議會主席、巴黎大區公共運輸管理局局長佩克雷斯宣布,2019年前10個月,巴黎地鐵及RER線路內發生的盜搶事件相比去年同期上漲60%,一時間又引起對巴黎治安狀況的擔憂和熱議。此外,巴黎的街頭暴力搶劫、入室盜竊等惡性案件同樣都有大幅度上漲。佩克雷斯和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不約而同將矛頭指向內政部和國家警察。
但是警察部門也叫苦連天,2019年以來,警察自殺數量創新高,前8個月就有47名警察自殺。警察工會指出,是工作條件惡化導致行業自殺率高漲不下。多個法國警察工會號召在12月5日法國反退休改革大罷工期間關閉警局。他們還呼吁除非緊急情況,當天警方也不執行任何出警。
據巴黎大區公共運輸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前十個月,巴黎公共交通偷盜案件增加60%,公共交通網絡安保小組工作人員審訊扒手數量同比增長104%。根據統計,2019年1月至10月,巴黎地鐵及RER線路內共發生7485起盜搶案件,其中偷盜案件5093起,搶劫案件2392起。暴力搶劫案件占偷竊案的三分之一,可見暴力犯罪泛濫。
其實,很多人對成群結隊的在地鐵游蕩的慣偷者并不陌生。近日,記者乘坐1號地鐵途徑在盧浮宮站時,一群女孩一擁而上,偷一位法國中年女子的包。后在旅客的干預下,這群女孩沒有得逞。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旅客為了少惹麻煩,會選擇視而不見。即使公務人員加以干預,也很容易遭到圍攻。
在巴黎地鐵的每一站,工作人員都要播放“注意偷竊”的廣播。為了提示包括中國游客在內的各國游人,一些線路上還會使用西班牙語、英語、日語和中文廣播。然而,扒手行竊時,加一干預的乘客和地鐵工作人員都可能遭到圍攻。
10月21日下午18點左右,在6號線的凱旋門站(Charles-de-Gaulle-Etoile),一名地鐵司機遭到一群疑為扒手的女孩圍攻,致使地鐵停運。當時,這名女司機看到那群疑為扒手的人群要上車,就通過地鐵上的廣播提醒說,一群扒手上了某節車廂請乘客注意。這群人隨即下車,奔向車頭,辱罵女司機,并向她吐口水。后來警察介入,才將她們帶離地鐵站。當時是下班高峰期,地鐵因此停運一個多小時。
佩克雷斯表示,偷盜現象主要發生在拉德芳斯、沙特雷站(Chatelet)和巴黎歌劇院三個地鐵站。沙特雷站偷盜數量翻了一倍,由165起增長至322起;拉德芳斯增長速度也差不多,由去年的114起增長至227起;而巴黎歌劇院偷盜案件數量則由66起增加至199起,翻了近3倍。其實這只是記錄在案的一小部分。而巴黎郊區快線A、B、C線都是重災區。特別是B線,因為連接巴黎與戴高樂機場、奧利機場,常年被盜竊集團盯上。
搶劫瞄向婦女弱者
2019年10月16日,巴黎十六區發生一起暴力劫案,兩名搶匪搶劫一名60多歲老人的結婚戒指,并威脅割斷她的手指。老人在要下車時被一蒙面人挾持,要搶奪她的結婚戒指。由于佩戴多年,戒指很難脫下。這時又一蒙面人出現,拿刀要切斷手指。老人為保全手指,只好忍辱配合搶匪把戒指取下,隨后搶匪乘摩托車逃走。據稱,這枚婚戒價值約3萬歐元。
2019年10月24日,巴黎大區94省警方在巴黎南郊的猶太城(Villejuif)抓獲一名年輕扒手,其常年在相鄰的塞納河畔維特里(Vitry-sur-Seine)作案,多以亞裔女性為搶劫對象。據報道,這名少年來自摩洛哥,在法國無合法證件,往往將搶來的電子設備轉售。他自稱16歲,屬于未成年人。警方通過骨骼檢測認定其年齡在19歲。鑒于檢測有3年的誤差,法庭最后判他進入未成年人封閉式管教中心。
搶劫男士手表案件多發
2019年1-10月份,針對手表的搶劫案記錄在案的就發生了80多起,在這80多位受害者中,只有3名是女性。據警方調查,作案者主要都是國際犯罪團伙,其中也有部分來自巴黎大區的年輕人。相比2018年,2019年手表盜搶案增加了28%。劫匪作案手法嫻熟,熟悉手表品牌,分工明確,銷贓較快。案發后,被搶的手表很難被找回,除非劫匪被抓現行。
據警方調查,劫匪大多來自意大利、北非和東歐國家,作案后經常會回國,然后再回來,贓物一般會流入北非、亞洲、俄羅斯、意大利等地。而巴黎大區的年輕人則選擇在本地銷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