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寧淮特別合作區賦能“+北斗” 催生合作“星”模式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21年03月27日 13:10:45
游覽量: 51
簡述:
6月23日,北斗三號收官之星直奔蒼穹,至此,北斗全球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作為較早實現北斗導航
6月23日,北斗三號“收官之星”直奔蒼穹,至此,北斗全球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作為較早實現北斗導航應用的省份,江蘇傳來了“好聲音”,寧淮特別合作區與多家北斗產業聯盟核心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組建衛星物聯網產業園,為“+北斗”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9年7月27日寧淮特別合作區正式揭牌,2020年1月3日寧淮特別合作區首次推介,3月首批招商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寧淮特別合作區突破“行政區經濟”,在淮安盱眙建立“飛地”,以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的外溢效果,帶動盱眙發展,為淮安注入新動能,助推江蘇高質量發展,是全省唯一、全國第二個特別合作區改革試點,也是省級“南北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創新試點”的創新載體。
說到北斗應用,江蘇相關產業已取得突破性發展,其相關產業鏈企業遍布全省。記者發現北斗導航已覆蓋全省交通運輸、測繪裝備、通信、農林漁業等多個領域。春耕時的無人駕駛播種機、智慧農場打造、高鐵定位、無人駕駛……“以前我們提‘北斗+’,北斗應用到各行各業,下一階段,我們要叫‘+北斗’,各行各業都需要北斗。”這樣的“角色”轉換,在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邱景軍看來,說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
“在水務管理上,全國7萬個水庫中,90%以上水庫較為偏僻環境復雜,監控難度大,北斗恰恰解決了信號弱的問題,海量信息上傳數據中心,坐在屏幕前,實時監測所有水庫,依靠北斗可以實現。”南京中網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學東告訴記者,期待與寧淮特別合作區能夠有更深一步的合作,建設衛星應用與物聯網產業創新平臺。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打造數字長三角,支持北斗導航系統率先應用,建設南京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南京作為長三角中心城市,長期重視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位于江北新區的南京衛星應用產業園也是除上海之外,長三角地區唯一入選國家發改委重點支持的八大北斗示范產業園區之一。邱景軍透露,下一步,期待北斗衛星在電力通信、智慧化生產、交通運輸、社會治理服務等方面的基礎上,催生一批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據介紹,特別合作區重點打造5G網絡為基礎支撐的智能制造、智能芯片及人工智能終端等高端產業項目。下一步,合作區將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北斗衛星應用與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融合,實現“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從而引領和支撐合作區在南京都市圈科技領域等相關產業的區域輻射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