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走進長江師范學院 鄉土情懷教育獲贊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20年03月12日 08:51:07
游覽量: 133
簡述:
5月17日上午,“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采訪團走進長江師范學院,同時,該校還舉行了“新師范”建設新聞發布會,這意味著,長江師范學院率先在重慶啟動“
5月17日上午,“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采訪團走進長江師范學院,同時,該校還舉行了“新師范”建設新聞發布會,這意味著,長江師范學院率先在重慶啟動“新師范”建設行動計劃。
該校黨委書記彭壽清教授介紹,“新師范”建設行動計劃主要定位于培養小學卓越教師和初中卓越教師,并圍繞這個定位布局新專業,例如開辦小學教育語文、小學教育數學、小學教育英語、小學教育音樂、小學教育美術、小學教育體育等六個專業。
“新師范”背景下,長江師范學院聚焦“三區”教育發展,加強鄉土情懷教育,從思想“深處”、意志“難處”、能力“軟處”下功夫,切實解決學生“下得去、扎得穩、扛得起”的問題。

2019年中國平安“村教”工程重慶志愿者出征儀式 長江師范學院供圖
下得去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一路從山區來到城市上大學,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城鄉教育的差異?!遍L江師范學院2018屆畢業生冉萬杰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從小懷有教育夢想的他,高考畢業后選擇了定向小學全科教育專業。
大一暑假,在“三下鄉”社會志愿實踐活動中,一個小男孩拿出自己很喜歡的手表送給冉萬杰,讓初為人師的他備受感動,于是,冉萬杰下定決心,立志做一個為鄉村孩子帶去精彩童年的好老師。
目前,冉萬杰作為2018首屆馬云鄉村師范計劃的入選者之一,畢業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石柱,在聯心小學任教?!昂芏嗯笥褜ξ业倪x擇不理解,說我在農村磨滅了斗志,選擇安于現狀,其實我不是安于現狀,而是不忘初心?!?/p>
同樣是農村出生的陳慶也選擇了回鄉任教,“我從小受到國家、社會、學校的關愛和資助,現在我想發揮所學,回饋社會,為鄉村孩子帶去優質教育?!?/p>

黨委書記講黨課 長江師范學院供圖
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法學博士姚茂華,加入了“鄉村振興百村行”系列主題教育實踐研究活動,“作為學者,既接天線,又接地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推動鄉村發展,是我們這代學者的使命擔當?!?/p>
冉萬杰、陳慶、姚茂華的選擇是萬千扎根鄉村的長師人的縮影,也是該校探索“新師范”辦學路徑,堅守“治學促鄉”、“鄉土情懷”、“守望鄉村”辦學傳統的生動注腳。
堅定好大學生造福鄉梓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鄉村扎得下根。長期以來,長江師范學院深化思政課專題化教學改革,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解決“怎么看”“怎么辦”兩大問題,教改成果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宣講團”“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活動,播種扎根鄉村成才之夢。
此外,學校創辦“拏云先鋒班”,建立學生社區黨支部,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基地。大學生預備役黨支部獲評“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彩虹之家”學生黨支部獲全國高?!皟蓪W一做”支部風采獎。
扎得穩
培養意志品質之核
“三區”城鎮化程度低、教育發展滯后、產業結構不合理、創新動力不足,精準扶貧、生態保護、產業振興、教育均衡發展等任務十分繁重,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薄弱區、困難區、短板區。
堅守在這一方土地,對于當代大學師生而言,并非易事?!皩W校海拔較高又地處森林保護區,常年陰雨綿綿導致濕氣很重,若是夏秋季節可能還會有小動物光顧寒舍?!比饺f杰說?!皩W校離縣城有60多公里,每次家訪都要走上3、4個小時?!痹谑良易遄灾慰h金鈴鄉小學校任教的陳慶,早已習慣了“出行全靠腿”的教書路。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鄉村考察慰問困難群眾 長江師范學院供圖
作為“鄉村振興百村行”發起人之一,姚茂華博士帶隊黔江、秀山、巫溪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不畏嚴寒,跋山涉水,足跡遍及武陵山區40余縣200來個村莊,撰寫了系列學術論文及資政報告,為學科研究收集了可貴的樣本數據。
憑借著堅韌的意志和強烈的責任感,長師人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學??磥?,培養好大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才能在“鄉村振興”中攻堅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