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患者轉診前被安達醫院切痔瘡 上門要說法卻遭百般推脫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21日 21:08:00
游覽量: 199
簡述:
東方網-上海頻道-直腸癌患者轉診前被安達醫院切痔瘡 上門要說法卻遭百般推脫-直腸癌 肛腸鏡 痔瘡 患者 息肉
原標題:直腸癌患者轉診前被安達醫院切痔瘡 上門要說法卻遭百般推脫

圖說:張女士前往醫院交涉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攝
同樣是便血癥狀,患者張女士在某三甲醫院被確診為“直腸癌”,但此前不久,卻被安達醫院診斷為“混合痔”并動手術。由此,張女士與安達醫院產生了糾紛,但是,曾是該院“專利技術創新獎”的當事醫生離職半年多了,糾紛仍未了結。
患者:切痔延誤直腸癌治療時機
去年1月8日,張女士由于大便長期出血,便前往滬南路上的安達醫院就診,接診的醫生劉某祥經肛門“指檢”后診斷為混合痔,當天便進行了痔瘡切除術。
“但術后多次換藥,仍然持續便血,我找劉醫生,劉醫生說這是正常情況,因為傷口有炎癥?!睆埮空f,繼續多次問診后,劉醫生又認為是“肛裂”,并配了一支外用藥膏,但使用后便血依舊。
而在去年4月18日,張女士轉至上海某知名三甲醫院就診時,醫生通過肛腸鏡影像檢查發現,距離肛門3厘米處有一塊1.5厘米大小的直腸“息肉”,隨后確診為直腸癌。
“我向劉醫生說過長期便血癥狀,但他沒有給我做腸鏡,而是用‘指檢’的方式診斷——即使是‘指檢’,那么大的息肉,距離肛門又那么近,應該能發現呀!”張女士認為“混合痔”系劉某祥醫生“指檢”、違反基本注意事項和肛腸鏡未做下的結果,延誤了直腸癌治療時機,要求醫院給一個說”,但說法還沒得到,劉某祥醫生就已離職了。
醫院:三個月長出直腸癌“息肉”
近日,記者前往安達醫院時,院長助理潘先生等人介紹,劉某祥醫生確實已離職,醫院曾負責處理過張女士投訴的另一領導也已離職;劉某祥醫生離職后入職的肛腸科另一醫生則介紹,劉某祥醫生于去年8月離職,離職后,該院肛腸科一度無醫生接診。
劉某祥醫生為什么離職?雖然張女士方面認為與其糾紛有關,但醫院方面沒有這樣的表述。該院官網一則介紹他獲“專利技術創新獎”的信息稱,劉某祥醫生“技能嫻熟,業務精”,“在北蔡乃至上海周邊,小有名氣”,“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在取得可喜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對于張女士的質疑,醫院方一度辯稱直腸癌“息肉”是痔瘡切除手術后的三個多月長出來的。后來,醫院又出具了一份診斷結論為“混合痔”的“電子肛腸鏡影像系統”,該“腸鏡影像系統”上打印有劉某祥名字,檢查時間為2018年1月8日上午9:09。


圖說:被疑偽造的“電子肛腸鏡影像系統”,這張繳費單上沒有肛腸鏡檢查項目
“電子肛腸鏡影像系統”被疑偽造
然而,這份“電子肛腸鏡影像系統”卻被張女士方質疑為偽造。
張女士說,她在安達醫院根本沒有做過肛腸鏡——這一點,從幾個方面可以映證;首先,2018年1月8日當天載明收費時間為上午9:12的門診發票上沒有肛腸鏡記錄——退一步講,即使做肛腸鏡檢查,也應該是先交費后檢查,不可能在上午9:12交費前的9:09檢查;其次,“電子肛腸鏡影像系統”上“肛門腫物脫出1年余”的“病人主訴”內容也與病歷記錄中“肛門腫物脫出3年余”不符。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延伸調查】執業助理醫師在單獨看診
記者調查同時發現,在安達醫院康復科單獨看診的一位白姓醫生,為執業助理醫師。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條規定,執業助理醫師應當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霸卩l、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