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召開表彰學雷鋒標兵暨學雷鋒典型座談會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16日 06:48:17
游覽量: 177
8月20日是雷鋒同志來到遼陽的紀念日。8月19日,遼陽市召開表彰學雷鋒標兵暨學雷鋒典型座談會。會上,雷鋒班第二任班長龐春學等學雷鋒標兵暢談了學雷鋒的實踐和感受,表達了要繼續傳承雷鋒精神,發揮表率和示范作用,干好每件事、學在每一天的決心。遼陽文明網將他們的發言摘要予以刊發,旨在營造一種學習先進、弘揚正氣、催人向上的輿論環境,用雷鋒精神興市育人,讓雷鋒精神在“第二故鄉”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為建設智慧文明美麗幸福新遼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做顆傳播雷鋒精神的優良種子
龐春學

1960年1月8日,我和雷鋒一起從遼陽入伍,當兵后與雷鋒結下不解之緣。我們朝夕相處兩年零八個月。雷鋒年長我1歲,他像兄長一樣,從思想、生活、政治上關心我。1961年冬,我患了重感冒,住進了部隊醫院,我的病情他時刻牽掛在心,他向連長請假,買了兩瓶水果罐頭專程到醫院來看我。他再三囑咐我一定要安心養病,痊愈后再出院。雷鋒對我的深情厚誼,使我深深地感到革命大家庭的溫暖,我高燒剛退就立即趕回部隊,投入到熱火朝天的訓練中。
在雷鋒精神的影響和激勵下,我進步很快,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1964年,我接過雷鋒的槍,當上雷鋒班班長,帶領雷鋒班代表沈陽軍區進京,向中央軍委首長匯報了軍事訓練成果,獲得全軍汽車駕駛一等獎,葉劍英元帥親切地接見了雷鋒班。我在部隊服役22年,多次立功受獎。1982年轉業到市司法局,歷任辦公室副主任、科長、紀檢副書記等職。不論做什么工作,我都以雷鋒為榜樣,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
1998年,我光榮退休,有不少老同志對我說:“老龐啊,你學了一輩子的雷鋒,退休該好好休息了?!钡矣X得作為雷鋒戰友,從年齡上是退下來了,可在思想上不能退休,不能停止不前。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少年興,國家興!”多年來,我一直把自己大部分的休息時間用于宣傳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事業之中,宣講雷鋒精神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是我生活中的重要活動,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時刻以雷鋒同志為榜樣,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青少年中傳播雷鋒精神。我堅持常年為青少年做雷鋒事跡報告,講述雷鋒的事跡,弘揚雷鋒的精神,號召廣大青少年像雷鋒同志那樣,從身邊小事做起,互幫互助、做好人好事,感召了更多的中小學生學習雷鋒做社會主義接班人。當我看到雷鋒精神能在青少年那里代代傳承下去,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九十年代初,東歐和蘇聯一些社會主義國家解體后,我國也面臨著像蘇聯解體那樣的意識形態戰爭。其中就是有針對青少年的,想以此來毀掉我們的吃苦耐勞精神。西方敵對勢力和國內思想文化界一些敗類,按照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價值觀,里應外合,對我們發動了一場意識形態戰爭。他們污蔑、誹謗和貶低雷鋒和所有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所培養樹立的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
我作為雷鋒戰友,要以大無畏精神,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舉雷鋒旗幟,做一顆傳播雷鋒精神的優良種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我們黨和國家千秋萬代的紅色基因永不變色,不遺余力地努力奮斗!
學雷鋒是我一生的追求
唐革軍

我叫唐革軍,今年66歲,是一個熱心腸、愛管事、又閑不住的人。像一把火,走到哪燃到哪兒。
很難忘記,小學畢業的作文題目是《我要做雷鋒式的傻子》,從此以后,無論當知青還是到工作崗位,一直都在學雷鋒。退休以后,就等于換了個工作崗位,因為我是共產黨員,處處都應當閃光,讓社區因我更精彩。當看到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節目那么受歡迎后,我決心把泰和園打造成遼陽的激情廣場。先后投入20余萬元為各隊購買了燈光、音響、電子鋼琴和服裝等,決心組建成一個有制度、有展演、有評比表彰的文體隊伍,目前隊伍已發展為18支,已配合各單位政策宣傳等200余場次,每次參賽均名列前茅,終于實現了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廣新體局頒發的泰和園文體示范廣場的榮譽。還組織200名“好人”和共產黨員成立了保護環境的志愿者隊伍開展游人自治活動。我幫助一位孤寡老人宋秀蘭,14年為她送衣送藥捐贈錢物、干家務活、交水電費、換四季衣服,老人逢人便說我是她的貼心小棉襖。面對家里失火的居民,我毫不猶豫地拿出新棉被去慰問。汶川、雅安地震、慈善一日捐活動,我共捐出3000元特殊黨費。當看到放假時困難家庭孩子被各種補習班拒之門外,我很心痛。自費3萬余元,同雷鋒戰友和許多有愛心的“五老”同志為孩子們免費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十一屆“學習雷鋒點亮人生”主題活動,這一活動已成為中小學生假期的品牌活動。在幫助單親母親活動中,我常年幫助一位農村叫李寧的重癥肌無力患者,并帶動大家為她捐贈了6200多元。協調各級組織為李寧家批地110平方米,蓋了54平方米房子,李寧娘倆感動地說:“城里人真好?!边€幫助腦血栓獨身男患者李偉,經常幫做家務、送衣送藥、洗衣拆被、包餃子。當李偉躺在水泥地上三天三夜、奄奄一息的時候,被我發現并將他及時送到醫院救助,挽回了他的生命。我常年帶領紅十字會組織宣傳“三獻”活動。配合市交警支隊成立了一支叫得響的“夕陽紅”文明交通志愿宣傳隊宣傳文明交通。在漢藏一家親結對幫扶活動中,連續幫助9位西藏班孩子,每逢節假雙休日領到家中給他們包餃子和做各種小吃,講故事,買衣物送零花錢,每年領他們春游。白塔區成立孔子學校,我用4000余元做案板,又購買了筆、墨、紙、硯,讓能寫會畫的老伴親手彩繪了老24孝圖。我們倆給居民和孩子們講傳統孝文化,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并組織雷鋒戰友等20多名“五老”人員一對一幫扶100名弱勢群體。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中,我們的道德模范、雷鋒戰友、志愿者隊伍隨叫隨到,永遠沖鋒在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