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詮釋大愛——遼陽市宏偉區薈萃湖社區原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玉萍同志先進事跡調查報告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16日 06:52:02
游覽量: 197
簡述:
李玉萍同志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是基層干部的優秀代表。18年來,她扎根城市基層,始終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
李玉萍,女,漢族,1955年8月出生,1974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12月從國有企業退休后,先后擔任遼陽市宏偉區工農街道奧林園社區、薈萃湖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2017年6月13日,李玉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終年61歲。
李玉萍同志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是基層干部的優秀代表。18年來,她扎根城市基層,始終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信念堅定、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對黨忠誠、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為民擔當的奮斗精神。在她的帶領下,薈萃湖社區相繼獲得全國青年文明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文明交通示范社區、遼寧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30余項榮譽。她本人榮獲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遼寧省優秀人民調解員、遼寧省婦聯系統先進工作者、遼陽市優秀共產黨員等40余項榮譽。
一、十八年初心不改,李玉萍始終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李玉萍出生在大連市金縣(現大連市金普新區)一個普通家庭。童年的生活是艱辛的,艱苦的生活磨煉了李玉萍的堅強意志,也培養了她與群眾息息相通的情感。1999年底,隨著國企改革分流,李玉萍同志結束了在國有企業崗位上為黨和國家奉獻光熱的個人歷程,從企業退養回家。四十出頭的她,心中仍有著要為黨和國家繼續貢獻心力的強烈意愿。適逢當時社區招聘,她踴躍報名并應聘成功,也從此改變了原有的人生軌跡。從那天起,她夜以繼日地在社區工作了整整18個年頭,也為居民奉獻了6500多個日日夜夜。擔任社區黨委書記后,她為自己立下了“不辜負組織信任、不辜負居民期望”的人生目標,時刻牢記組織的重托,不斷加強黨性修養。
李玉萍同志敢抓敢管,面對問題不繞彎,遇到矛盾不回避,在社區這個平臺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薈萃湖社區是一個擁有4147戶、1.23萬人、916名黨員的大社區,做好社區管理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隨著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提升,李玉萍發現原有的松散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為了實現管理效能的提升,她在完成每天繁重的工作后,利用晚上時間查閱大量資料,探索將管理創新、社區實際、群眾習慣兼顧的辦法。經過多次研究、探討和修改,她帶領社區黨員干部大膽進行創新,將轄區內開放式的77棟居民樓,科學劃分為9個樓院進行分片管理,推行“街道—社區—樓院—樓長”的四級自治管理模式。同時,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社區黨員作用,在每個樓院設立一個黨總支,每棟樓設立一個黨支部,在社區實現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黨組織存在,實實在在為百姓開展服務。她心里充滿了對社區的熱愛,以至于這9個樓院的名字,她都要親自想、親自取。梅萃、楓萃、桐萃、柳萃、櫻萃、桃萃、榆萃、槐萃、薈萃,這9個樓院就像李玉萍的9個孩子,每一個樓院都是她用智慧、心血和汗水精心培育的,每一個樓院都獨具特色,梅萃的美、楓萃的秀、桐萃的雅、柳萃的綠、櫻萃的靈……應該說,從樓院的劃分到命名,從樓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到樓院管委會的成立,無不傾注了李玉萍的心血。多年來,她把社區管理得井井有條、人人稱道,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李玉萍同志始終牢記黨的重托,帶領社區干部積極開展面向弱勢群體、面對居民群眾、面向駐街單位的“三個面向”幫扶活動,把黨的工作融入到服務群眾之中,使黨的工作有溫度、有熱度。每年各個節日,都開展對社區貧困居民、困難黨員幫扶慰問活動;每年春秋兩季,主動聯系企業開展大型招聘會,安排社區人員就業;經常性對社區居民開展應急、救災、科普、文化等宣傳教育活動;組織社區與遼化三小、沈陽工大遼陽校區、遼寧順興集團等開展圖書交流、扶貧幫困、送崗位等活動。她還召集社區文體愛好者組建“馨悅”女聲合唱團、舞蹈團等15支群眾性文體隊伍,整體提高了社區居民文體生活質量。同時,李玉萍還注重整合社區就業、社保、調解、健康政策咨詢等服務資源,完善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依托社區服務大廳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社區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李玉萍同志善于傳幫帶,在社區書記的崗位上培養鍛煉了一支素質過硬、服務優良、群眾滿意的社區干部隊伍。她常對社區干部說:“一名黨員就應該是一面旗幟,要時刻帶領身邊的群眾自覺參加社區管理?!彼氏却狗?,打出樣子。薈萃湖社區人口上萬,李玉萍熟知每戶居民的家庭情況,叫得出每位居民的姓名。不是她才智過人,而是她真正把群眾放在了心上,也為之付出了足夠多的辛苦和努力。在社區工作18年來,數不清有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她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沒有人能統計出來,18個春秋,多少個日夜,她跑了多少路,說了多少話,做了多少事,為群眾解決了多少難題。她的辛苦和努力,不僅得到了群眾的肯定,也成為了支撐社區干部團結奮進的榜樣力量。作為社區干部的“家長”,李玉萍在帶隊伍上花了大量心思。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她充分利用上黨課的機會,認真準備材料,精心設計內容,讓大家每次都有收獲有感悟有提升。對于剛入職的同志,她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盡快融入工作,擔負起崗位職責。社區干部王建榮說:“我剛到社區時,什么都不會,都是李書記一步一步帶著我熟悉社區情況、開展工作的?!崩钣衿歼€特別注重實踐,她以“強素質、樹形象”為目標,對社區工作人員提出“走出辦公室,下到樓院內”的工作要求,讓社區干部在服務群眾中實現提升。多年來,她先后培養出社區書記、副書記5人,社區骨干10人,帶出大學生村官3人。李玉萍同志深知基層干部既身負光榮使命,又有著很多不容易,總是盡可能地給予他們關懷和照顧。一天晚上,外面還下著雪,李玉萍在路過社區時發現燈還亮著,知道同志們還在加班,專程回家把冰箱里的餃子熱好給大家送過去。還有一次,社區干部在給孩子們補習功課時,外面突然下起了雨,李玉萍為了不讓大家淋雨,冒雨去把社區和家里所有的雨傘取來,分發給大家。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李玉萍用她的關懷帶給了社區干部最大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