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前杜村辦國字號草莓節
作者: 遼陽生活網
更新時間: 2019年11月18日 00:39:06
游覽量: 71
簡述:
2月22日,記者在遼陽縣劉二堡鎮前杜村聽到一件新鮮事:第十一屆中國草莓節將于3月11日至13日在該村舉辦。 記者查
原標題:遼陽前杜村辦國字號草莓節
2月22日,記者在遼陽縣劉二堡鎮前杜村聽到一件新鮮事:第十一屆中國草莓節將于3月11日至13日在該村舉辦。
記者查遍互聯網上所有信息得知,前十屆中國草莓節舉辦地,最低是縣區級,第十屆就是在大連金州新區舉辦的。而此屆,把由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主辦的草莓盛會交由一個村來舉辦,尚屬首次。
曾經的前杜村,十年九澇,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騾馬系槽頭,大姑娘往外流”。多虧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讓前杜村1500口人逐漸擺脫了貧困。隨著“工業強村”戰略實施、招商引資步伐加快,前杜村先后引進遼陽市軋鋼廠等5家鋼鐵企業,村里經濟由此猛然翻了幾倍,成為遼陽縣的工業強村。
依靠工業富裕起來的前杜村,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大力開展“村企共建”,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重點加強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和村部、學校、幼兒園、文化宮等公共設施建設,并建起了農民住宅樓,建設城市化新村。村里百姓采暖、用水、燃氣全部免費;60周歲以上村民每月享有800元至1200元養老金,45歲以上村民由村集體統一繳納養老保險;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學費由村集體承擔;村民就醫除需個人最高承擔1萬元外,其余部分由集體核銷。
村干部認識到,要進一步拓寬農民富裕渠道,單純依靠工業還遠遠不夠,必須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為發展以草莓種植為主導的萬畝連片設施農業,前杜村創新“雙流”模式,農戶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再把土地流轉給棚戶。該村還成立了亞新農業設備生產有限公司,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鋼結構可移動日光溫室大棚骨架,并鼓勵村民發展草莓生產。目前,全村草莓種植面積達8000畝,溫室大棚2000多棟,還吸納穆家、唐馬寨、柳壕、劉二堡四鎮農民入會,年產草莓達1.5萬噸以上,產值超億元。去年,前杜村農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
前杜村現已榮獲全國敬老優秀村、全國體育先進村、全國綠化先進村、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小康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前杜村還計劃利用3年到5年時間,沿人工湖再開發20萬平方米住宅樓,建設標準化小學、初中、醫院、養老院,并積極探索“互聯網+”模式,加大工業品、農產品與旅游產品的開發銷售,把前杜村打造成為經濟發達、生態美好、社會和諧、文明富庶的北方水鄉小鎮,關外風情第一村。
談起村里的發展變化,村民們津津樂道,說是由于他們村有個好書記王紹永,帶領全村110名黨員成為村民致富奔小康路上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