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史上最大規模醫生招聘將于10月27日開始報名。
根據深圳市衛生健康委的消息,參加招聘的醫療衛生機構共62家,招聘崗位1673個,擬招5873人。市屬單位人數為2559人,占43.6%。在專業分布上,除了臨床、醫技、護理等常規需求大戶外,還對中醫、口腔、公共衛生、藥學、信息化、衛生事業管理等專業有較大需求。
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深圳將組織全市醫療衛生單位赴外招聘人才,前往的城市包括昆明、成都、重慶、北京、太原、鄭州、哈爾濱、沈陽、大連、長沙、武漢和廣州,最后一站設在了深圳本地。
如果應屆畢業生參與招聘,需在2020年8月31日前取得崗位要求的相關證書,或提供就讀院校出具的擬取得證書時間的證明。

醫生缺口大
近年來,深圳衛生系統多次攜大量崗位走出“市門”,招攬人才。其中,深圳在2015年就曾提出,從2016年到2025年,全市計劃每年招聘全科醫生不少于1000人,優秀者年薪不低于30萬元。
作為一線城市,除教育之外,醫療同樣是深圳城市發展的一塊短板。根據深圳衛生健康委披露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數3.65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生2.79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3.09人。
相比之下,同期全國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6.03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59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2.94人。
在每千人口床位數這個指標中,深圳甚至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
一位深圳醫療系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深圳沒有專門的醫學院,一直都主要靠從外地引進醫生。
根據《深圳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間,全市將計劃新增床位2.5萬張以上,新建成14家公立醫院,新增執業醫生1.2萬名以上。
這進一步帶來醫生的缺口,也不難理解為何此次深圳啟動了最大規模的醫生招聘。

圖/21世紀經濟報道 宋文輝攝
多舉措提高待遇和解決住房問題,
社康醫生最高補助35萬
近年來,在提升醫生待遇方面,深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自2017年起,深圳對通過公開招聘到社康中心工作、取得國家認可的住院醫師或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的畢業生,按照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由社康中心同級財政分別給予25萬元、30萬元、35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助,分五年發放。
從2019年到2023年,深圳將全科醫生崗位列入“事業單位人才緊缺崗位目錄”,這也是深圳首次將全科醫生列入“緊缺崗位”,經認定后可按規定享受相應的住房及補貼待遇。全科醫學人才也將納入“鵬城英才計劃”的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項目,每個全科醫生最高能有20萬元的政府資助用于學習培訓。
根據深圳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通過完善公立醫院工資總額核定辦法,2015-2017年,全市公立醫院醫務人員收入平均增長22.13%。
深圳正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公共住房建設行動,大規模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以及公共租賃住房。
據南方日報報道,在本月深圳市政府召開的有關公共住房專題會議上,更是明確位于原特區內的公共住房項目最高售價低于5萬/平方米、位于原特區外的公共住房項目售價低至2萬-3萬/平方米左右,均遠低于同類地區商品房售價。
據悉,明年底以前,深圳將全面完成建設籌集人才安居房40萬套公共住房目標,此外,深圳至2035年前的公共住房建設用地已全部落實。
此外,在住房福利上,對于符合條件的來深求職大學畢業生,7天內可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對于引進人才,還可享受普惠性的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分別為本科1.5萬元、碩士2.5萬元、博士3萬元,深圳各區還有不同程度的疊加政策。
深圳醫生的職業空間更廣闊
來深圳,醫生不僅有“錢程”也要有“前程”。
近年來,深圳通過改革醫務人員專業技術評價制度,逐步推進衛生健康大數據評價,不再唯學歷、唯科研、唯論文,為醫學人才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通道。
此外,深圳也打通了社康中心全科醫師職業發展通道,對社康中心全科醫師職稱評審實行評聘結合,開設單獨的基層系列評審通道,對基層醫療集團所屬社康中心取得副高以上職稱的全科醫師,允許超崗聘任。